20160816學測讀寫班觀課紀錄

助教阿仁有話要說

    又來到了周二的夜晚,但這次是有別以往的。之前的課堂都是帶著大家一同學習如何寫出好的「作文」,然而,這次是帶著大家從優秀的「文學」作品當中,汲取一些元素,使我們的「作文」更富有文學性。當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,常常會迅速瀏覽而過,卻讀不出文章的深意。因此,這一次的課堂主要是讓大家學會如何「閱讀」一篇文章。讓大家多多思考文章中的「QBQ」(Question Behind Question)。[謎之聲:跟BBQ一樣好吃嗎?]

    這次欣賞的主題是《目送》,大家各自分一些段落,拆解其中的文字深意,進而對大家提問、提出自己對於文章的見解。「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」。伶俐的阿智迅速地說出了「梨樹」是跟「離」有諧音雙關,可是他的見解卻是「那孩子不是作者自己的孩子rrrr」。「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」,敏銳的小則,很快地就連想到了「髮」在古典的涵義當中是煩惱、愁緒。之後,大家很快就能快速抓到拆解文章的訣竅,「標點」、「修辭」等都是下手的地方。

    一段又一段,提問再提問,思考再思考。耗費了一長段時間,終於拆解完整篇文章了。可是,這時候卻冒出了些疑問。「難道作者在寫文章的時候真的有想那麼多嗎?」小詮疑惑地問。我們很難猜測作者當時寫作的過程及想法,而且解讀文章也並沒有統一的標準,但透過分解,我們能知道的是,「只要我們用心鋪墊文章,努力安排文段,都能夠成為很厲害的人。不能當『天才』,也能當很優秀的『地才』。」

    在這次的課堂之後,大家對於寬闊的文學世界也有了更多的認識,甚至有更多的想像,也更能領悟到「作文」與「文學」之間的差異,以及其中的諸多衝突。期許大家都能在學習作文技巧的課堂裡,培養欣賞「文學」的素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