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教阿仁有話要說:
經過了較輕鬆有趣的文采、立意課程之後,這次上課要談的主題卻是不怎麼輕鬆的「結構」。文章結構就像是人的骨架子,長得端正挺直,則「站如松、坐如鐘、臥如弓」。因此,這次就是來為大家增強組織性。
課程的開始便是最「硬」的作文結構表了,大家苦著臉地聽完了解說,卻還是一知半解的模樣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,那就進入實作的部分讓大家親身經歷如何安排結構吧!分為小則、小廷和小霖組以及小杰、小詮和阿智組,其中小則組試作以「革新」為題的論說文,反之,小杰組則是以「錯過」為題的抒情文。
折騰、磨合與討論後,小則組分裂為三個人的個人組XD,但令人驚訝的是,他們個人的結果都不亞於一整組討論過後的呀。而負責抒情文的小杰組,則經過綿長的討論,有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好結果。兩組的架構倘若能書寫成文,想必都是佳作吧!
終於熬過了比較硬的部分,可以來閱讀、分析他人的文章,而後重組,進而產生自己的作品。大家在閱讀、分析完以後,都自己重組出了驚人的作品,未來若用在文章當中,一定是亮眼的段落。其中,小杰的作品,描寫失去家庭的沉痛,運用了巧妙的結構安排,將情感表達得特別強烈、有張力。
「小學時,我天真的問爸媽,為什麼要愛我?他們說:因為我們是一個家庭。
中學時,我不耐煩地問爸媽,為什麼要管我?他們說:因為我們是一個家庭。
大學時,我不解的問爸媽,為什麼要留我?他們說:因為我們是一個家庭。
長大以後,才發現已經沒人愛我,也沒人管我,更沒人留我。
原來,我曾經擁有一個家庭。」BY小杰。
雖然這堂課比較難熬、不好吸收,但經過反覆不斷的練習,看到每道題目的時候先試著擬出段落架構表,未來就能夠很順地運用在生活當中,無論是在考試作文還是平時的敘述口吻,都會更加有條理以及更又說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