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0812寫作專題班觀課日記

  助教阿穎有話要說:

  炎熱的星期五午後,今天上課的主題是「名人軼事」,在寫作文的時候,如果只有自己的故事可能太過平淡,適時綴入他人的故事不只增加說服力更是加分的亮點,可是⋯⋯究竟該如何下筆才好呢?

  一開始老師先提了扁平和圓形人物的區別,讓同學們先對「個性」的重要有基礎理解,接著以大家耳熟能詳海倫凱勒的故事應用在作文的六大主題之中,證明了寫好人物故事是多重要的事啊!進入講義,看到了第一個人物──林覺民,四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切入,在老師的引導下阿叡、東東跟阿晨整理出了各篇的要點,而問到最喜愛哪篇時,一篇強調「我」如何繼承林覺民精神的文章獲得一致喜愛,阿晨還說讀到那兩句話都快哭了!

  扎實的閱讀之後,老師透過「八類別」、「三層次」引導學生們把故事整理成可用的素材,便展開了口頭報告,小穎助教先介紹林懷民,另外帶出了〈虹外虹〉和近作〈白水〉與〈微塵〉,阿叡同樣也介紹林懷民,不同的是活潑的他運用了手勢讓整個短講更生動;東東邊說著力克胡哲的故事邊笑著,讓人感受到他的樂觀,更在最後感性的說出讀後心得;阿晨則用堅定的語氣讓我們認識了緬甸的國母翁山蘇姬。在四種不同樣貌的短講中,「然後」跟「可是」大量出現在大家的表述之中,但相信透過多練習會愈來愈好的!

  最後,說完了別人的故事,老師運用曲線圖帶領大家審視自己的人生旅程,原來幾個圓點、一條20公分的線、300多秒就能把歲月給濃縮起來了,五張圖,有人喜多、有人悲多,而起起落落真是人生常態,在真誠的分享之後,大家的距離彷彿更貼近了些,而東東的戀愛經驗和阿晨的德國行就待我們我們下堂課解密囉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