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0724寫作專題班觀課紀錄


  助教阿瑋有話要說:
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觀課紀錄是寫作導論,而三位學生都是即將面臨學測的男孩,身上有著十七歲的輕快,面對大考,三人共享著差不多的不安。

  一開始老師帶著大家分析學測國文的配分,並著重在手寫題拿分的方法。文章像是河流,雖然點到點最近的距離是直線,但是河流因為蜿蜒才能遇見更多風景,文章也會因為經過設計才能成為更好的作品。之後同學們一起研究作文的評分規範,並且向大家列出自己覺得重要的部分。小東和小智果然是好朋友,口頭禪都是不停出現的「就是」,小東抱著頭想了很久,結果一開頭便出了一個「就是」;小灝的條理非常清楚,而且時間掌握得很好。

 討論的過程中,我們不時被思考的框架所限制住。「你要怎麼一筆畫出田這個字?」,老師拋出這個難題,小東、小灝和身邊的助教都百思不得其解,阿瑋助教也在紙上研究了老半天,仍沒有成功。但是小智一下子就能想出很有創意的答案。跳脫框架思考很難,尤其在這個習慣標準答案的世界,我們已經太習慣依循常理進行,但面對一個題目時,如果能跳脫框架,才能得到更深刻,並能打動人的立意。

 在大家分享六大主題的經驗時,和阿瑋助教同一組的小灝,在討論的時候雖然沒有想到很多,原本還滿擔心的,但是小灝在聽完小東和小智分享之後,便蹦出很多點子。三個男孩不約而同都有演講比賽出糗的經驗,還比較著誰比較糗。雖然都只是十來歲的男孩,沒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,但是透過細細品味印象深刻的小事,從中挖掘獨特的意義,產生出屬於自己的敘事方式。

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會遇見很多風景,也許天晴,也許落雨,要走的路也許是山林或窪地。不見得都是好走的,但只要勇敢的踏出去,就成功一半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