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一道菜的滋味〉承憲

修改前:

通常一般家庭都是由媽媽進出廚房,不過我家是由父、母親輪流站崗,但作出來的料理卻是天壤之別;父親經常思索早餐、中餐、晚餐應該準備什麼,每餐非常均衡,可說是五星級主廚料理出來的。母親常讓我們煩惱,有時她會煮的太油或太鹹,有時會缺肉或缺菜,有時份量太多或太少。因此父母製作出來的佳餚、那香氣,匯聚成河流,名為「回味」。

  上高中之後,母親因為身體不適,而不再下廚,由夫代母職,料理我們的三餐。但是孩子們越來越晚歸,父親不敢煮太多,而我,身為「外食族」鮮少回家吃。有時不干願的回到餐桌前,我們沒有說話,作父母努力尋找話題,孩子們卻只是躲回房間,回想起來那時侯真蠢啊!

  到了要準備大考的時間點,我像所有考生一樣會熬夜讀書,半夜跑到廚房吃宵夜。某天我正要去煮宵夜時,發現廚房燈光下有個瘦小的人影,走進廚房,母親也注意到我的出現,她問我要不要幫我煮麵,「好啊!」我隨口答答,看著母親努力翻動麵鍋的背影,我才恍然發現她骨瘦如柴的身嶇,如此虛弱,彷彿地心的力要將她拉倒在地;母親端出一碗麵,沒什麼特別,豬油麵,甚至沒有加任何青菜,我以吃完要去睡的心態去品嚐,吃了一口、又吃一口、再吃了一口。母親說她累了先去睡了,吃了一口、又吃一口、再吃一口,果然還是很鹹啊!我邊想邊流淚,不知道是太鹹還是眼淚的關係,舌尖跑出苦味,最後經由豬油香味的撘配下吃麵的滋味真是甜到我心頭。

修改後:

我小時侯的記憶就是父母忙於工作,而我則是受祖父母帶大的,三餐有菜有肉,可說上是均衡,我最期待下午的點心時刻,雖說是點心,但祖父會煮一碗麵給我當點心;我喜歡看他如何煮麵,動作中帶有一點生澀卻給人安定的感覺,漸漸的祖父煮麵的背影撒落在我的回答碎片裡。

  仰望陰雨綿綿的天空,那是祖父離開我的天氣,也是我進入虛擬生活的溫度,從此我的三餐幾乎都是「垃圾食物」我開始討厭與人群接觸與家人同桌吃飯,沒有「你」的家,不算溫暖;日子久了我無法想起祖父家常麵的味道,無法想起我們曾經聊過什麼,只能從殘碎記憶圓碗中,勉強回想起祖父的背影,透過吞嚥過去,讓自己淡忘、生活下去。

  進入考試的季節,每個考生都努力低頭看書,而我也不例外。我偶爾會跑去廚房覓食,模仿「你」煮麵的樣子,有點生澀,有點感傷,我把那碗麵放在桌上,望向窗外,同樣是陰雨綿綿的早晨呢!炊煙緩緩飄起,彿彷正在訴說那不完整的故事,我拿起筷子模仿「你」吸麵,發出聲音;我不想繼續模仿,不想繼續回想,想忘記「你」,但卻想告訴你:「謝謝你打從心底愛著我。」

  仰望雨後的天空,總會出現一道彩虹,在風中逐漸消失的回憶,那碗麵的滋味我早已忘記,忘記祖父的容貌,忘記他的話語,卻無法忘懷對他思念,無所改變,卻有所改變;爸!你要不要吃麵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