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中,孰輕孰重?輕,應當像一對被賦予魔力的羽毛翅膀,是能夠帶人翱翔於蒼穹的輕盈,然而過度享受其輕盈之感將使人忘記生命的重量與意義;重,應當像一挑沉重的扁擔,是像責任感一樣能夠提醒人們還存活於世上的證據。我認為,生命要能夠激發出絢麗色彩就必須要有「重」來刺激向前邁進,並有些許「輕」在身旁輔助前行。
輕,是化愁苦壓抑為向上展翅的能力。舉凡課業壓力、人際間負面的關係及受挫後的沉悶都是能夠轉換為向上動力的原料。人生中躓踣難免,而舉重若輕的能力亦應為我們所具備。然而視小為無,化實為虛卻像跨越了輕的界線,將人生看得太輕。老莊的骨盆而歌、一死生彭殤已超出我對生命的理解與體悟,偏離了我所嚮往的彼方。
重,適逢低潮後向自身襲來的沉鬱之感。而這種感覺有時會轉變為使命感,驅使生命向前衝破險阻。緬甸民主鬥士翁山蘇姬再帶領人民抗軍政府的壓迫後,遭「煽動」之罪名被軍政府軟禁。然而,失去自由的「重」並未澆息他心中改革的烈火,反而助長她克服逆境的意志力,使她成功撐過軟禁桎梏,並當選國會議員,繼續引領緬甸國民走向民主之路。
輕重之際於我亦影響深遠。我因於孩提時光過度使用電腦而換得一雙受損的眼睛。國中時我漸漸於眼角處看見如細胞之物游移於視網膜上,起初我不以為意,將這件事情看得很輕,直到某天看到了關於飛蚊症的報導我才驚覺事態嚴重,急忙於眼科診所掛診。在精密檢查後,醫生決定開刀修補視網膜。手術結束後,我十分慶幸自己仍看得見,卻也將醫師的叮嚀銘記在心,不可過度使用眼睛且應適當休息。手術的「重」讓我理解能夠欣賞萬物之美是多麼奢侈之事,並給了我生命的新意義——在我還能看見之時用筆記錄世界上的生命百態。 生命中,輕重之感為必然,而如何於其中達成一平衡點為眾人所尋覓的答案。而我找出的答案是,生命中的必須應為一艘由「重」來掌舵的船,而「輕」則扮演著燒柴人的角色,將痛苦乖舛化為能夠燃燒向前的木柴,並將其轉化為在人生大海中,航向遠方大陸的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