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子回饋:成功高中寫作專題班

  經過這十二堂課的修鍊,雖然我真的沒有很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變化,但柴老師還是不斷地稱讚我們有所成長,也許是因為自我要求太高,也許是因為在高三每天不斷地進步是必須的,所以才對於自己的成長感受有點薄弱,但很明顯地,我現在對於文章的架構有了大概的了解,也較有欣賞文章的能力,並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是好文章,現在看著過去背誦的文章與他人經驗,都有了新的看法,甚至還修改原先的文章,覺得怎樣寫更好。除了文章之外的變化,我也漸漸地不去用他人的經驗當成自己的經驗,我開始去體會、去仔細感覺週遭的事物與變化,從只是單純想增進作文裡需要的經驗素材,到最後真的體會到生活中充滿色彩。

  來這裡學習作文,不如說是充實自己,沒有壓力的學習,除了每次都要分享生活的經驗而絞盡腦汁外,其他的諸如讓自己沉浸在文學的世界裡,每週一個下午的洗禮,讓我暫時放下高三沉重的壓力,舒緩一整週繁忙的腳步,我不是念文組,不敢說自己有多了解文學,有多文青,不過我確實了解,因為有了文學的相隨,生活會有不一樣的感受。

  第一次來上課,是因為他們兩個人介紹所以就跟著一起試聽。其實一開始和家人討論很久才最後才決定要報名,因為媽媽覺得時間應該用在其它科目上,一星期將近四個小時加強作文她覺得太浪費時間,但真的還好順利報名。

  在這邊學到的不只是寫作,更重要的是欣賞文學的角度大有不同。從前看文章或是閱讀題目只是由頭至尾,草率的看一遍就認為熟記,其實讀的謹謹是字,而不是文章。如今將文章以句點隔段,在段與段之間再大方向整整出層次,這才是所謂讀懂且欣賞一篇文章的方法吧!以前那種模糊帶過,靠感覺去分析每篇文章,難怪高中的國文考試都爛爛的。

  總之作文方面有種層次不一樣的感覺,以前就只會寫記敘文,一、四段開頭收尾,二、三段自身經歷跟自我反省,不斷反覆國中式的四段寫法。偶到抒情、論說文一樣就靠感覺。

  這邊的教材就像做一塊蛋糕,先教主要架構,如同挑蛋糕的模具,做出什麼樣子的形狀;接下來像四色思考、立義取材、續寫、擴寫、訪寫等技巧就像放入模具中的蛋糕料;最後的實戰演練是放入烤箱烘焙,看我們利用以上的工具及材料烤出的是發臭的還是香味四溢的蛋糕。

  很慶幸自己有上這十二堂課,在這邊就像一場聊天會,但在一問一答之中我卻獲益良多,很高興能在這個環境下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