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一分鐘分享,小婷有備而來,分享了《向光植物》這本書,認為愛情的價值不應因性別有差異;這是幾週來小婷發表最多的一次,而且內容很完整,如果在語氣上稍做一點調整,重要的字句更用力些,就能呈現起伏,聽眾也會覺得更加身歷其境;
小憲則是分享社課的教學經驗,體會到「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」的道理。同時,他觀察到在學校有和學生互動的老師是比較活潑的,但每一個老師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。身為學生,能觀察到不同老師的教學模式,並且找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,真的是非常優秀的一件事情!若能在發表時多抬頭看大家,並在最後提出具體建議的話,就能更上一層樓了。
阿毅看了「我是歌手4」及網友對歌手的評論,認為思考他人的內涵很重要,不要流於外表的謾罵,阿毅在發表前可以先想清楚主旨跟例子的關聯,或許能更確切的呈現內容。
阿謙分享自己因腸胃炎不斷沉睡作夢,夢見一隻大海龜引領她為妹妹尋找北藝大的相關資訊,最後卻回到自己身上,說明多問問題可以了解自己;小珊覺得同齡的人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,覺得頗為自卑但往好處想:「當墊背也有墊背的價值」,對此,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故事,認為人所處的環境、經歷不同,其實不需要比較,也不需要自卑。
回到正題,今天分成兩組討論文本〈燭之武退秦師〉。老師提醒,上台發表時要有引論、申論和結論,才會讓人聽起來有層次條理。討論模式上,小婷、小珊、阿謙會先各自思考再彙整意見,最後一起上台畫圖;阿毅、小憲、助教三人則以小憲為主要構圖者,阿毅、助教從旁同步提出意見。小珊發表時間較短但台風穩健,小婷思路清晰正確,阿毅要努力克服緊張比較能表現出應有的水準,小憲能掌握發表原則完整表達看法。
分析完〈燭之武退秦師〉的文本,我們用企業常用的SWOT強弱危機分析,討論當時鄭國的情況,有哪些優勢、劣勢、機會和威脅。鄭國的優勢在於地理位置在秦、晉中間,劣勢是國力弱小,遇到的威脅是被秦晉圍攻,要利用秦晉難以聯繫的機會,化解危機。
最厲害的不是燭之武,他有不得不為的無奈。晉國不攻打背棄盟約的秦國甚至放下私怨退兵,也是因為沒有十足把握。真正厲害的秦國,選擇退兵並與鄭國結盟,得到三國中最大的利益。
越是強盛的國家,往往擁有越多選擇權。秦國日後統一天下,是大勢所趨,然而如何守住天下更是智慧。時人說秦始皇:「居約易出人下,得志亦輕食人。」將個人好惡凌駕於理智,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則將無法走得長遠,一味欺壓弱國終有一天也會自食惡果。現實社會中,弱者比強者多得多,如何在不利於己的環境尋求出路,是要思考並付諸努力的。身為強者也應盡力找出雙贏的方式,而非徒用強權損人利己。
今日結合〈燭之武退秦師〉文本,討論發表的機會多,作業也以說話原則、說服表達力為主,在內容上更與現今政治、生活多有連結,相當充實。
--BY助教 阿涵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