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理想的幸福人生〉淞亦

  人生而不平等,有的人出生便鑲著指頭大的鑚石,有的人生在階級制度下的低下階層,一輩子注定成為他人的奴僕。隨著地位不同對幸福的定義也不盡相同,而人們終其一生披星戴月、目不見睫的工作,不過就是想追求佇立心中的那幸福人生。
  屈原為了自己的堅持抑鬱寡歡,終究因不願與世同醉而自刎而死,反觀漁父,世人餔著糟便一同享用,眾人醊著釃便一齊舉杯暢飲,兩個相同時空的人活出了南轅北轍的人生觀。漁父不須世界如他所願,凡事若能與世推移便是幸福的模樣。
  翁山蘇姬身為緬甸的民主提倡著,她放棄了和丈夫平凡簡單的幸福,而願意為了全緬甸百姓的幸福奮鬥,儘管遭到當地軍政府軟禁,連丈夫的最後一面也見不到,但當看著人民的痛苦伸吟,她再所不惜。最終成功推翻軍政府,世人譽其為「鋼鐵蘭花」,開出了她對幸福的花朵,並結成果實。
  我對幸福的想法是,我希望能成立一家企業也好,一間公司也罷,如果能讓身為台灣的人們或許五十位一百個人,讓他們能在我的公司覓一個職位,使其因著我發放的薪資不愁吃穿,甚至得以扶養他的家人,看著他們因為自己而得以追求他們的幸福,就是我理想的幸福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