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一朝有范文正公之義田,雖不傳於今,但若究其中立意,則當屬良善。是以長老委以L與D兩人,為〈義田記〉繪製傳單,其要旨有二:一、詳列對象;二、生動有趣。但看L以義田人壽之大纛,標舉「關心」、「安康」等主旨,雖僅是黑白印刷,在字體運用上卻匠心獨具,實也不失焦點與奪人眼球之功。再看看D的義田基金會,色塊運用與調配雖非上乘,但其中「一種精神、一條路徑、一種生活方式、一項生活挑戰」的標語,實賦予義田另一層自我實現的意義,並且說明「對我的好處」,較之人壽則更具有現實利益的誘因。至於詳列對象一條,但看D之表格與L之條列,雖各有所長,但也各有所短,是以長老要求蛙與D、路與L,四人兩組,戮力同心,截長補短,即席完成另一份標準作業。
此時路卻拿出一組色筆,試圖藉此妝點傳單,而蛙則以彩虹筆不甘示弱,是說眾人在長老威儀與新春紅包的威逼利誘之下,無不卯足全力。L研習義田人壽的概念,結合了義田基金會的標語和表格法,並堅持「闔家安康,順心如意」的概念。至於D,則維持了原則,但去掉多餘的妝點與色塊,使版面更為清爽,有別於L,D則將實施辦法羅列於傳單背面,如此一來,就能夠在閱讀上更為清楚。雖L起初不甘願與路同組,說是怕路的心直口快,但兩人合作無間,卻也是勝出了。較之前次不同的是,兩人最後都能掌握「親族且貧困」、「疏遠且賢能」的重點,因此也都得到了長老的新年賀歲紅包一枚,真是可喜可賀,可喜可賀。
於是課程到了下半堂,講〈廉恥〉。在第一段時,眾人討論「誰說話」的問題,長老問到:「雖說是馮道傳,又有管生之能言,作者為顧炎武,諸位但看這話可是誰說的?」蛙雖駑鈍,卻也心細,便說了:「這是《新五代史》?抑或是舊五代史?」看看長老欣喜莞爾,回道:「是《新五代史》。」「那這話可自然是歐陽修說的了,逮無它疑。」正當眾人應和時,且看長老改笑為哂,意味深長的說了:「再看細些。」此時L一呼:「管生可當是管仲?」「是了。」「那麼這『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,四為不彰,國乃滅亡』,可是管仲的話了!」L說得是自信滿滿,神采飛揚。卻說那第二段無恥之恥的爭議四方爭持不下,主事長老出來但說一句:「蛙、路、奇,你三人行走江湖多年,當要知道這三句之恥詞性如何!若當中有了差池,自當逐出師門。」此話一出,奇便大驚失色,連忙驚呼:「這怎麼得?」同時看蛙神色有異,當是暗忖該如何度過此生劫死難;至於路,言談中雖難掩緊張神情,卻也不改尖厲本色。看看L,躍躍欲試,卻又欲言又止,場上只D老神在在,一派輕鬆自若,說道:「這我知道。」語畢,微笑。原來眾人以為「之」當有其解,殊不知「無恥之恥」一句乃是倒裝,誠如「主義是從」的句法,且看D只笑而不語,原來胸中自信,實若成竹。
最後眾人討論松柏、雞、獨醒之人與歲寒、風雨、昏日這兩組比喻,但問這譬喻法當是合種類別,只見路向來不虛掩實力,率先發難說道:「這是借喻!」而諸君則均表認同,D說這是顧炎武和明清易代之喻,實為允論。接著長老又問:「這第四段當已讀畢,這說的可是誰呢?」D回道:「默不是當時小人?」「小人言重,但確也是顏之推不齒『閹然媚於世者』呢」課程亦在最後以鑑賞文章中結束,D說是:「這文章幾乎沒一句是顧炎武的話呢!」是了,文章若能通篇引論而別出新意,似乎也未嘗不可。
 |
| L的義田人壽1版 |
 |
| D的義田基金會1版 |
 |
| L的義田人壽2版 |
 |
| D的義田基金會2版正面 |
 |
| D的義田人壽2版背面 |